各科、室(隊、會、中心),分局:
為貫徹落實《工業產品生產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令第75號)和《工業產品銷售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令第76號)(以下簡稱“兩個規定”),根據南通市市場監管局《關于推進落實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通知》(通市監發〔2023〕133號),有效防范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切實提升我區重要工業產品質量水平,現對我區推進落實工業產品生產和銷售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工作,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基本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人民至上,強化底線思維,創新質量安全監管理念,壓實工業產品生產和銷售單位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防范化解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建立健全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長效機制,推進質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質量環境。
二、工作目標
聚焦重點工業產品,堅守質量安全底線,督促和指導工業產品生產和銷售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全覆蓋、三年見成效。2023年,通過江蘇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信息平臺,推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強制性認證產品和“灶管閥”生產銷售單位,建立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2024年,工業產品生產和銷售單位質量安全相關信息在信息平臺上應錄盡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并有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的產品生產和銷售單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有效運行。2025年,落實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工作機制基本成熟,風險防控更加精準高效,產品質量安全總體水平和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三、工作舉措
1.平臺應用培訓。各分局要通過多種方式,廣泛宣傳落實“兩個規定”的重大意義和主要內容,按照“先重點后一般、先生產后流通”的原則,通過現場座談、集中培訓、上門服務等方式,廣泛開展宣貫活動,督促指導工業產品生產、銷售單位掌握規定要求。
2.摸清單位底數。各分局要依據工作部署,組織對轄區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以及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并有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的生產和銷售企業進行摸底排查,做到應知盡知,查無遺漏,精準確定責任主體名單,按照時間部署錄入江蘇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信息平臺。
3.明確責任主體。各分局要督促工業產品生產和銷售單位依法配備與單位規模、產品類別、風險等級相適應的質量安全總監和質量安全員,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者可兼任質量安全總監或質量安全員。指導生產和銷售單位結合已有的相關制度,制定或完善主要負責人、質量安全總監和質量安全員工作職責。按照《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人員考核指南》,對工業產品生產和銷售單位質量安全總監、質量安全員進行抽查考核,并公布考核結果;對抽查考核不合格的,要督促指導相關單位采取措施立即整改。
4.實施分類監管。根據產品質量安全和信用風險情況,結合生產和銷售單位規模,實施分類精準監管。對未發現或者質量安全風險小的工業產品生產和銷售單位,按照“無事不擾”原則,納入屬地日常監管或者實施觸發式監管;對發現較大質量安全風險或者信用風險較高的生產和銷售單位,實施重點監管;對近2年內發現3次及以上重大質量安全風險或者信用風險高的生產和銷售單位,實施特別監管。對實施重點監管、特別監管的,分別建立生產、銷售單位年度名單。將監管責任建檔鎖定明確到人,且半年內現場檢查不少于1次。監管責任人如有變動,應在5個工作日內更新。
四、注意事項
1.2023年10月30日前完成“灶管閥”生產銷售單位平臺錄入工作。
2.2023年12月8日前完成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及強制性認證產品獲證企業平臺錄入工作。
3.已錄入平臺的單位,各分局要督促其按照“兩個規定”建立實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并根據要求填報江蘇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信息平臺。
附件:
1. 區市場監管局落實工業產品“兩個規定”工作機制領導小組主要職責及組成人員
2. 關于轉發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監督司<市場監管總局令第75、76號適用產品目錄(2023年版)>的通知(蘇市監質監處函〔2023〕第15號)
3. 市場監管部門監管任務清單(模板)
4. 市場監管部門督查清單(模板)
南通市通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