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顧邢徐等 | 建議/提案號: | 021 | |
標題: | 關于出臺人才安居政策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這兩年來,我區借助各類平臺,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宣傳人才引進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工作力度,各項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17年,企業新申報國家和省級雙創項目12項、市級雙創項目8項,總數繼續全市領先;入選高技能創新類雙創人才數占南通全市1/4,創業類博士數占全市2/3;企業博士后類數占全市1/2;新增留學回國人員69人,新引進長期外國專家22人,均超額完成任務;3家企業獲批“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全市只8家);高新區留學人員創業示范基地獲省人社廳100萬元建設資助,沃太能源入選人社部“2017最具成長潛力的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全國20家,南通唯一);2人獲“江蘇省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計劃”支持;1人獲“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亞振家具入選第二批“江蘇省外國專家工作室”(南通5家)。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人社局 | 協辦: | 住房公積金辦公室、住建局、教育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答復日期: | 2018-04-10 | |||
答復內容: | 顧邢徐、張杰、仇建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出臺人才安居政策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高層次人才安居方面 我區歷來對人才工作高度重視,從實行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建設、健全完善創業金融扶持體系、積極推進人才企業發展壯大、健全完善引才激勵評價機制和落實人才生活服務待遇等方面著手,制定出臺了《關于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通發〔2016〕22號),為高層次人才安居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 一是提供人才公寓。對來我區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免租金3年;對獲得國家、省、市人才計劃資助的創新創業人才,在通州購買商品住宅自住的,給予200—50萬元(含南通市150—40萬元)購房補貼; 二是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我區高層次人才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可享受以下優惠政策:(1)高層次人才可按規定在本市繳存和使用住房公積金。已達法定退休年齡的,繳存期限可延長至解除勞動合同為止。用人單位可按不超過規定的最高標準為高層次人才繳存住房公積金。(2)高層次人才購買自住住房有住房貸款的,在還貸期間可每年兩次提?。ɑ蛭邪丛绿崛。┳》抗e金賬戶余額償還貸款;購買自住住房無住房貸款的,自購房之日起三年內可每年兩次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租賃自住住房的,可每年兩次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支付租金。高層次人才的直系親屬可同時比照本條款執行。(3)高層次人才自繳存住房公積金當月起,即具備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條件。每戶貸款最高額度可放寬到我市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的四倍。 三是切實解決人才子女入學需求。2017年我區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辦法中明確規定:本區引進的國家頂尖人才和在通州工作的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技術職稱人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人才和落戶本區的創新創業獲得省市區級資助項目人才的直系子女。經審核后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到城區有空余學額的學校。如要求到鄉鎮學校就近入學,只要提供相關材料就可以滿足其要求。 四是方便醫療就診。區人民醫院為我區高層次人才醫療保障定點醫院,成立了“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管理辦公室”,并明確專人負責具體事務。組建了高層次人才醫療保健專家庫,建立完善綠色通道和24小時應急保障制度。此外,區人民醫院在區高層次人才公寓設立了門診,為入住人才公寓的高層次人才建立電子健康檔案,選派資深醫療保健專家駐點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健康咨詢、定期復診、康復指導、中醫養生等“一對一”健康顧問式服務。對確有疑難或不能確診的病例,幫助聯系南通、上海等地的知名醫院或專家開展會診、轉診。 二、高校畢業生安居方面 為全面貫徹落實南通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人才強區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進“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打造“創新之都”、“創新智谷”,我區對企業全職引進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專業技術人才,在通州購買商品住宅自住的,給予25萬元(含南通市15萬元)的購房補貼;對企業全職引進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在通州購買商品住宅自住的,給予10萬元的購房補貼。 三、重大項目人才安居方面 為改善人才安居條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更好吸引和留住各類優秀人才在我區創業創新,加快建設人才強區和創新型城市。各部門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特別是近年來住建部門不斷加大對人才的保障和服務力度,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公共租賃住房5000多套,有效保障了高層次人才、大中專畢業生的住房困難問題。 目前,我區尚未出臺和實施經濟適用房、限價房及低價位商品房等住房保障政策。公共租賃住房方面,在保障困難群眾住房需求的基礎上,優先保障高層次人才住房房源的調配保障。2017年,我區將保障范圍擴大到了大中專畢業生、醫生、教師及外來創新創業人員,先后完成了區人民醫院、育才中學、金沙小學、人保財險等單位123套公共租賃住房的簽約出租工作,既擴大了住房保障覆蓋面,又有效解決了各類人才住房困難問題。 四、保障措施方面 為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著力構建區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2017年10月,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專門印發了《中共南通市通州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及其成員單位職責》(通委人才〔2017〕3號)的通知,明確了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及其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形成了科學規范、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人才發展治理體系。 今后,我們將根據需要和人才工作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摸清、借鑒兄弟縣市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報告相關情況,提出合理建議,推進人才安居工程,為我區人才工作做好保障和服務。 南通市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8年5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