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建議/提案提出者: 顧邢徐等 建議/提案號: 021
標題: 關于出臺人才安居政策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這兩年來,我區借助各類平臺,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宣傳人才引進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工作力度,各項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17年,企業新申報國家和省級雙創項目12項、市級雙創項目8項,總數繼續全市領先;入選高技能創新類雙創人才數占南通全市1/4,創業類博士數占全市2/3;企業博士后類數占全市1/2;新增留學回國人員69人,新引進長期外國專家22人,均超額完成任務;3家企業獲批“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全市只8家);高新區留學人員創業示范基地獲省人社廳100萬元建設資助,沃太能源入選人社部“2017最具成長潛力的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全國20家,南通唯一);2人獲“江蘇省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計劃”支持;1人獲“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亞振家具入選第二批“江蘇省外國專家工作室”(南通5家)。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區戰略,用好用足我區人力資源優勢,提升我區人才競爭力,鞏固人才安居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建議區政府進一步加大人才安居工作力度,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和條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安居工作的實施意見》。
《意見》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打造以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為支撐,以一流創新生態體系為保障的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重點關注高層次人才、高校畢業生、高校院所和企業人才、重大項目人才的安居工作。堅持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通過提供住房、補貼、政策等為人才量身定制安居方式,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全面覆蓋、高效便捷的人才安居政策和保障制度,為“強富美高”新通州建設提供持續動力和支撐。
  建議《意見》的安居政策主要涵蓋四個方面:
  一、高層次人才安居政策。
  1、提供多種安居方式。實行分類管理,對A類人才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原則上可在本區選擇申購共有產權房、免費租賃人才公寓、申領購房補貼中的一種安居方式;B、C類人才可分別申請共有產權房或人才公寓,也可申領每月租賃補貼。
  2、加大高層次人才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的標準放寬到現有標準的2倍,購買自住房的貸款額度最高可放寬到限額的3-4倍。
  3、支持高層次人才購買商品住房。A、B、C類高層次人才以及政府重點引進企業(項目)中的核心團隊成員、新型研發機構中的核心團隊成員、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相當于A、B、C類高層次人才的人員等,在本區無住房、購買首套房的,可不受戶籍限制,通過在商品住房項目中籌集部分房源定向供應的市場化方式解決住房問題。
  4、在高層次海外人才相對集中的區域計劃籌建海外人才公寓,并配備醫療及教育機構,解決其居住、健康和子女入學需求。
  二、高校畢業生安居政策。
  1、研究生以上學歷及40歲以下的本科學歷人才憑畢業證書;技術、技能型人才憑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辦理落戶手續后,即可申請享受相應的住房政策。
  2、對于人才安居辦法覆蓋范圍以外的高校畢業生,以個人名義申請租賃的,補貼時間由兩年延長至三年,標準不變,對博士、碩士、學士和技師每人每月分別給予一定的住房補貼。符合條件的可申購共有產權房。
  3、在人才安居辦法認定的企業中新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每月申領一定的租賃補貼,期限5年。也可申請租賃公共租賃住房。
  三、重大項目人才安居政策。
  1、支持重大項目自建人才安居住房。對投資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允許企業在項目用地內自建人才公寓;也可就近就地規劃建設部分共有產權房定向供應。
  2、對產業引領型、人才密集型的其他重大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可采用“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安居支持。
  四、保障措施
  1、構建人才安居服務工作網絡。建立人才安居工作機構,落實責任、明確專人、實體運作。構建全區統一的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實行一門受理、一站式服務,實現“不見面”審批,為人才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務,確保人才安居工作有序運作。
  2、加大租賃住房建設力度。通過在商品住房中配建、競建、競自持,在集體土地試點建設等方式建設租賃住房,人才安居住房房源中,租賃型住房占7成。
  3、加快共有產權房建設。采取集中建設和分散建設相結合的方式,以屬地為主,提高共有產權房建設規模,讓人才有更多選擇居住的方式。
  4、落實人才安居工作責任制。建立區、鎮(園區)兩級人才安居工作考核機制,將人才安居工作考核納入市對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

承辦單位: 主辦: 人社局 協辦: 住房公積金辦公室、住建局、教育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答復日期: 2018-04-10
答復內容:

顧邢徐、張杰、仇建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出臺人才安居政策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高層次人才安居方面

我區歷來對人才工作高度重視,從實行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建設、健全完善創業金融扶持體系、積極推進人才企業發展壯大、健全完善引才激勵評價機制和落實人才生活服務待遇等方面著手,制定出臺了《關于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通發〔2016〕22號),為高層次人才安居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

一是提供人才公寓。對來我區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免租金3年;對獲得國家、省、市人才計劃資助的創新創業人才,在通州購買商品住宅自住的,給予200—50萬元(含南通市150—40萬元)購房補貼;

二是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我區高層次人才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可享受以下優惠政策:(1)高層次人才可按規定在本市繳存和使用住房公積金。已達法定退休年齡的,繳存期限可延長至解除勞動合同為止。用人單位可按不超過規定的最高標準為高層次人才繳存住房公積金。(2)高層次人才購買自住住房有住房貸款的,在還貸期間可每年兩次提?。ɑ蛭邪丛绿崛。┳》抗e金賬戶余額償還貸款;購買自住住房無住房貸款的,自購房之日起三年內可每年兩次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租賃自住住房的,可每年兩次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支付租金。高層次人才的直系親屬可同時比照本條款執行。(3)高層次人才自繳存住房公積金當月起,即具備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條件。每戶貸款最高額度可放寬到我市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的四倍。

三是切實解決人才子女入學需求。2017年我區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辦法中明確規定:本區引進的國家頂尖人才和在通州工作的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技術職稱人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人才和落戶本區的創新創業獲得省市區級資助項目人才的直系子女。經審核后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到城區有空余學額的學校。如要求到鄉鎮學校就近入學,只要提供相關材料就可以滿足其要求。

四是方便醫療就診。區人民醫院為我區高層次人才醫療保障定點醫院,成立了“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管理辦公室”,并明確專人負責具體事務。組建了高層次人才醫療保健專家庫,建立完善綠色通道和24小時應急保障制度。此外,區人民醫院在區高層次人才公寓設立了門診,為入住人才公寓的高層次人才建立電子健康檔案,選派資深醫療保健專家駐點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健康咨詢、定期復診、康復指導、中醫養生等“一對一”健康顧問式服務。對確有疑難或不能確診的病例,幫助聯系南通、上海等地的知名醫院或專家開展會診、轉診。

二、高校畢業生安居方面

為全面貫徹落實南通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人才強區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進“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打造“創新之都”、“創新智谷”,我區對企業全職引進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專業技術人才,在通州購買商品住宅自住的,給予25萬元(含南通市15萬元)的購房補貼;對企業全職引進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在通州購買商品住宅自住的,給予10萬元的購房補貼。

三、重大項目人才安居方面

為改善人才安居條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更好吸引和留住各類優秀人才在我區創業創新,加快建設人才強區和創新型城市。各部門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特別是近年來住建部門不斷加大對人才的保障和服務力度,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公共租賃住房5000多套,有效保障了高層次人才、大中專畢業生的住房困難問題。

目前,我區尚未出臺和實施經濟適用房、限價房及低價位商品房等住房保障政策。公共租賃住房方面,在保障困難群眾住房需求的基礎上,優先保障高層次人才住房房源的調配保障。2017年,我區將保障范圍擴大到了大中專畢業生、醫生、教師及外來創新創業人員,先后完成了區人民醫院、育才中學、金沙小學、人保財險等單位123套公共租賃住房的簽約出租工作,既擴大了住房保障覆蓋面,又有效解決了各類人才住房困難問題。

四、保障措施方面

為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著力構建區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2017年10月,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專門印發了《中共南通市通州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及其成員單位職責》(通委人才〔2017〕3號)的通知,明確了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及其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形成了科學規范、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人才發展治理體系。

今后,我們將根據需要和人才工作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摸清、借鑒兄弟縣市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報告相關情況,提出合理建議,推進人才安居工程,為我區人才工作做好保障和服務。

南通市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8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