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建議/提案提出者: 馬迎霞 建議/提案號: 037
標題: 關于完善河長“治河”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一、基本情況: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文件和會議精神,去年4月,通州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通州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對全區河道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區、鎮(街道)、村(居)三級河長體系。這與前些年區委區政府提出的《農村河道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不謀而合。之后全區15個鎮(街道)全部出臺實施方案,確定鎮、村兩級河長,組織開展巡河工作。全區15個鎮(街道)、242個村(社區)河長落實率達到100%,基本實現了兩個全覆蓋,即區鎮村三級河長全覆蓋、所有河道河長全覆蓋。


    實行河長制后,全區各鎮(街道)組織了較大規模的河道狀況調查研究,河長親臨一線,共同完成了轄區內河流的調查摸底,實現了“一河一檔”、“一河一策”。因農村河道整治三年行動和河長制推行,河道的水環境得到顯著改變,水體污染得到控制,河流水質得到改善。河長制落實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管理體制不通暢,缺乏相應的銜接協調機制。我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堅持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從縱向看,形成了區、鎮(街道)、村(居)三級 “首長責任鏈”,從橫向看,各部門聯動形成治水的“部門共治圈。”但在具體的落實中,還是以屬地管理為主,部門間職能定位不夠明晰、協調不足,鎮(街道)一級在治理過程中多以地區問題為導向,立足本地實際整治,缺乏上級部門系統指導。比如在一些地方河道景觀帶設計、施工中因缺乏前期專業的指導,致使項目實施后效果不佳,多有不足。另外河長制河道要求“一河一策”,按照屬地管理,具體整治工作落實在屬地行政區。但河道是連貫相通的,存在上下游的關系,而各地的整治方案自行確定,導致了河道整治計劃總體規劃性不強;另一方面鎮(街道)多以河道為界,界址處河道兩岸的管理職責不清、權限不清,易出現整治效果不佳和追究責任時互相推諉扯皮的情況。


    二是治理力量單薄,缺乏相應的人財物支持力度。水環境治理任務艱巨、千頭萬緒、局面復雜,而各級河長都是各轄區的黨政領導,負責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繁重,治水工作精力有限。現行的河長制僅是從政府部門入手,群眾、社會組織、企業沒有充分參與,僅靠政府一己之力遠遠不夠。各鎮(街道)、村(居)河道巡查員、監督員大多是一些兼職人員,他們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和技能,存在因工作時間不足不能履職到位。在河長制落實的各項保障體系還不健全,層層壓擔子,到村(居)一級往往缺乏專項資金補助,導致落實效果不到位、不理想等問題。


    三是政策制度不全,缺乏完備的執法考核體系。河長制一般分為集中整治和長效管護兩個階段。但在實際整治過程中,出現了政府一邊治理、群眾一邊污染的現象,出現了河水得到了清潔但河岸的治理缺位等問題。究其原因是缺乏相應的政策制度制約。一是河長職責不受法律規定,工作沒有具體的政策指導,且河長制的監督管理、考核與問責機制不夠健全,導致部分河長有名無實,在實際工作中流于形式,無法落實到位。二是組建的河道巡河隊伍實際上并沒有河流管理保護執法權力,無法對涉河違法違規行為起到法律震懾作用。三是聯合執法、信息互通、案件移送等機制不健全,專業執法與部門聯動執法制度不完善,河道巡查員隊伍向相關職能部門報告涉河違法違規行為渠道不暢通。


    三、發揮河長制功能助推“水韻通州”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管理機制,堅持協調配合。完善管理體制,協調統籌發展,實現綜合治理。一是實現流域綜合管理,實行“一河一策”的同時綜合考慮上下游同步、左右岸協調,實施干流與支流整體推進、部門與區域間相互協作、水域和陸域共同治理。二是協同治理,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加強上級部門對下級單位的指導。協調好不同級別河長之間的工作和職責,上級對下級進行管理和監督,下級對上級進行匯報和反饋,做到責任明確,使工作由虛變實。三是加強監管,通過定期檢查與重點檢查、全面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河長制管理工作實施考核,設計一套合理完善激勵制度,做到獎懲分明。


    (二)發動多方力量,提供堅實保障。一是資金保障到位。要加大水環境整治、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等項目資金投入,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河流環境治理和保護,落實好河長制工作經費和河流巡查保潔經費等。二是宣傳發動到位。在引導社會公眾參與方面,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因勢利導,充分動員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等力量參與到水環境治理工作中來,既當監督者、又當參與者,形成全民治水、合力治水的濃厚氛圍。同時加強社會監督,暢通舉報渠道,接受社會的監督。

    (三)健全制度法規,加強執法監管。一是以法律法規為根本保障,在《水污染防治法》的基礎上,完善河長制配套的制度法規。二是建立各級河長責任與任務落實機制,明確政府及各部門的具體責任,明晰各級河長在河長制工作中的職能定位,并細化工作任務,完善績效考核和環境問責方面的法規制度。三是監管與執法雙管齊下,以政府部門為主導,聯合其他部門共同參與,依法制止和打擊企業偷排、侵占河道等行為,保證河長“制”真正落實成為河長“治”、河“長”“治”。

承辦單位: 主辦: 水利局 協辦: 財政局
答復日期: 2018-03-21
答復內容:

馬迎霞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河長治河的建議”收悉,該建議契合我區當前工作重點,調研分析全面深入,意見建議明確詳實,對我們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對此,我局非常重視,聯合區財政局,經過專題研究,現答復如下:

我區屬長江流域平原河網地區,水面率達16%,現有等級河道1152條,總長2805公里,其中:長江通州段10.5公里,一級河道6條(段)134公里,二級河道23條214公里,三級河道198條、四級河道925條2397公里。根據水位高低不同,全區河網分為三大水系:九呂水系、通啟河水系、沿江圩田水系。各級河道逐級派生,交織成網,連通長江黃海,引排調蓄,發揮效能,開展水環境治理我區的自主選擇和必然出路。

2017年下半年開始,我區全力推進河長制工作,實現水生態建設從集中治理到長效管理的“無縫對接”。從“立河長”到“見行動”,再到“見成效”,通州河長制工作快速實現“三級跳”。2017年度南通市河長制考核中,通州名列前茅。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健全體制機制,提升河長制工作的領導力

(一)組織體系健全。通州成立了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河長的組織網絡,區、鎮、村三級河長體系全面建立,全區共落實各級河長1040名,其中:縣級河長29名、鎮級河長320名、村級河長691名,實現河道河長全覆蓋。

(二)配套制度扎實。區、鎮兩級河長制會議制度等6項制度全部出臺。區河長辦出臺工作指導文件47個,印發工作動態簡報21期,規范了河長交辦事項處理工作流程,明確了河長聯系部門及鎮街工作責任,有效推動全區河長制工作有序開展。

(三)輿論氛圍濃厚。落實河長制宣傳工作機制。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主題活動,全區懸掛宣傳標語1200多條,發放宣傳資料、物品13000余份,開展河長制工作咨詢6000多人次,專門制作了河長制宣傳展板在全區巡回展出。全方位宣傳報道各級河長巡河、治河、護河動態,提升社會公眾參與意識,營造全社會關愛河道、保護河道的濃厚氛圍。

(四)資金配套到位。為切實保障 “河長制”工作順利開展,2015年和2016年區水利建設專項資金預算安排50萬元用于河長制工作起步經費。2017年年初預算安排40萬元,通過預算調整增加到230萬元。2018年區財政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整合水利建設專項資金6750萬元作為河長制工作項目專項保障經費;又通過調整支出結構,從事業專項經費中調劑45萬元開辦費,保障區河長辦工作正常運轉,為下一階段河長制工作深入開展提供堅實的經費保障。同時區水利局正在與財政局積極向上爭取 “河長制”專項經費。根據事權財權相匹配的原則,區政府主要負責對等級河道的管理,鎮政府負責對非等級河道的管理。考慮到目前鄉鎮財力實際情況,區政府對河道長效管護和河道整治均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補助鄉鎮,鎮、村兩級要管理好、使用好專項資金,做到專款專用,讓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

二、堅持問題導向,提升河長制工作的創新力

(一)基礎工作項目化。通州在全市率先啟動并完成長江(通州段)、6條一級河道和1條二級河道的“一河一策”編制工作,其余22條二級河道“一河一策”行動計劃編制招標工作已啟動。制作安裝了區、鎮、村三級河長的公示牌678塊,對跨鎮、村的區域性河道還制作安裝了界牌71塊,明確河長的管理范圍。

(二)河長巡河常態化。按照“發現—巡查—交辦—督查”的工作模式,大力開展河長巡河工作。不斷變換方式,加大巡河力度,對發現的問題積極整改,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截至5月底,我區全面完成河長制APP錄入任務,河長登錄率100%,南通第一;各級河長實際巡河5064次,發現問題804處,解決問題489個,問題處理率60.82%,問題發現率和處理率全市領先。

(三)“河岸共治”聯動化。2017年,通州區委、區政府以中央環保督查交辦問題整改為契機,借勢借力、趁勢而上,從城市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出發,試點建立“1+1+N”(屬地+部門+聯合執法部門)工作推進機制,制定個性化推進方案,倒排時間節點,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第一槍。在各方努力下,通呂運河通靈橋區域11家污染企業全部拆除完畢,拆除面積共計18.4萬平方米。

下一步,我區將以釘釘子的精神,全面、深入落實好河長制各項工作:

一、完善體制機制

(一)完善考核制度。按照《南通市河長履職辦法》、《南通市河長制工作2018年度考核細則》進一步完善細化我區考核制度。要求各級河長形成巡河、治河、護河的工作體系,巡河必須堅持既有形式又有內容,既有布置又有檢查。建立責任清單,明確責任部門、重點項目、治理要求、完成時限,逐項交辦出去,將水環境治理工作納入區級職能部門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并列入有關部門及機關事業單位考核;通過定期檢查與重點檢查、全面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河長制”管理工作實施分階段考核和年終考核,對考核得分和排名情況及時予以通報,不斷強化“河長”的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督促“河長”真抓實干、盡心履職。

(二)完善管理體制。如進一步理順污水管網建設、城鄉保潔等管理機制,減少扯皮推諉現象,建立權責清晰、高效統一的管理運行機制。同時,“河長”工作的開展需要河道上下游多部門共同配合,需要部門與區域間的相互協作,所設計的激勵制度必須既激勵各村鎮(街道)開展治水成果競爭,又鼓勵他們共同互動、協調配合。因此,要在清晰的責任邊界劃定基礎上,建立系統化的協調機制,例如在獎金等激勵上實行片區治理成果聯動評價機制,設定一個整體流域治理目標,以此為參照確定獎懲條件。

(三)完善聯動機制。水環境治理涉及區、鎮(街道)、村三級,治水的各項任務又具體由區政府各級職能部門負責落實,基本上按照行政級別和區域劃分管理層次和范圍來執行,為防止現有管理體制中出現“多龍管水”的現象,將進一步明確各職能部門都對水環境管理的權限和范圍,超前解決相互之間出現的不協調現象和機制問題,堅決避免流域上“條塊分割”、職能上“部門分割”、制度上“政出多門”的不利現狀,預防緊急情況下協調聯動機制可能出現的不強局面。堅決嚴控多頭建設、多頭管理的狀態,緊急情況下必須保證各級“河長”治水管理的高效運行。

二、突出重點攻堅

(一)對全區12個市考(國1省2市6)以上斷面實施重點攻堅,不斷提升重點斷面水質。全面排查斷面上下游、左右岸主要排口,以及點源、面源、流動源等,摸清污染成因。制定“一源一策”、形成整治方案,明確目標、工作措施和時間要求,實行問題清單式、銷號式管理,實現河道精細化、數字化治理,做到即知即改、邊查邊改,力爭早實施、早見效。如:2018年計劃投資600萬元,實施通啟河川北大橋斷面上下游生態清淤2公里。

(二)突出問題專項行動。舉全區之力,在川姜地區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大會戰,重點推進新江海河及支流沿線違章建筑拆除。截至目前,共拆除違章建筑1180戶,清運工業廢料51757噸,清理廢料及垃圾堆放點1388處、共計400921平方米,新江海河沿岸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開展長江通州段的三無雜船、漁船、住家船專項整治,通過今年1月份的突擊行動破解非法船只221條,指定停靠船只112條,驅離異地船只15條。開展全區內河非法船舶整治專項行動,在去年完成通呂運河非法船舶專項整治的基礎上,對我區境內內河住家船、三無雜船及岸上附屬設施進行全面清除,該項工作計劃6月底完成。開展三網清理專項行動,針對三網回潮以及歷史遺留的重點、難點問題,以鎮(街道)為單位,由屬地政府牽頭,發改、公安、交運、城管、農委、水利等多部門配合,對河道設置的三網和岸上配套設施進行全面清理。

(三)強化水利綜合執法。一要加強與公安、城管、環保等部門執法聯動,開展岸線占用、排口整治、長江采砂等專項執法行動,及時排查化解水事矛盾糾紛。二要關口前移,加強信息共享,保潔人員、巡河人員、水政隊員例行巡查、海事航道發現水事違法線索及時反映,消除存量,控制增量,早發現早處置,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堅持典型引領

(一)以 “三河”為引領,打造一批區、鎮、村級樣板河,通過3條市級(通啟運河、通呂運河,九圩港)、1條區級(劉新河)、15條鎮級、140條村級樣板河道的打造,有力有序解決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突出環境問題,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面提升城鄉水環境面貌。

(二)推進河岸共治工程,重點治理長江和6條市級骨干河道通州段,堅持拆違先行、截污封口、控源減排、建管并重、綜合施策。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通過一批重大項目為載體,扎實推進河岸共治。

(三)推進河道“三亂”整治,大力推進區管30條河道 “三亂”專項整治行動,專項整治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違法占用河道管理范圍行為、違法建設涉水建筑物行為、違法向河道排放廢污水、傾倒廢棄物行為等。促進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和完善區級聯合巡查、部門監管、鎮街協同、企業負責的水環境監管執法機制。

四、引導社會公眾參與

作為龐大的社會生態系統工程,綜合治水顯然不可能單靠行政手段來加以推進,我們將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關注水環境治理的濃厚氛圍,因勢利導,充分動員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等力量參與到水環境治理工作中來。在社會監督方面,發動全民群眾參與治水活動,并在媒體上對各級“河長”上一年度的河流環境保護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將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的監督。

河長制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任務繁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2018年,我區將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繼續做好河道綜合整治的各項工作,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為打造綠色通州夯實水生態環境基礎。

感謝您對水利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南通市通州區水利局

2018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