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建議/提案提出者: ;單守芳; 建議/提案號: 071
標題: 關于設施農業種植中的土壤劣質化問題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近幾年來,我區的設施農業發展較快,給農業增產、增值,農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在設施農業種植過程中,我們也發現,特別是一些外來種植戶,一年四季種植同一種蔬菜,有掠奪性生產的苗頭,主要表現在過度施用化肥和農藥以及其他農業投入品,造成部分地塊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土壤殘留年限長等,這將嚴重地影響農業的科學發展和持續發展。
    為此建議區政府相關部門及各有關方面要注意:
    第一,要端正指導思想,引導這些種植戶科學種植,避免過分掘取地力;
    第二,教育和引導種植戶科學施肥、用藥,多用有機肥,少用化肥,多用生物農藥,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第三,在農業招商中對一些容易引起土壤劣質化的項目要嚴加控制。
承辦單位: 主辦: 協辦:
答復日期: 2015-04-01
答復內容:

 

尊敬的單守芳代表:

首先非常感謝您對我區農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您在區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設施農業種植中的土壤劣質化問題的建議》已收悉,我委組織有關人員對建議進行了認真學習,現答復如下:

首先非常感謝您對我區農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您在區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設施農業種植中的土壤劣質化問題的建議》已收悉,我委組織有關人員對建議進行了認真學習,現答復如下:

一、原因分析

由于我區菜園土壤類型較多,受自然條件和人為活動等因素的影響,肥力水平差異大。菜園土是人工培育的肥沃土壤,優良的菜園土耕作層和熟化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強。但我區部分菜園土特別是設施栽培中的土壤,在偏施化肥和其它不利條件的影響下,土壤肥力逐步下降而老化,嚴重影響蔬菜生產。影響菜園地老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菜園土壤養分平衡及比例嚴重失調。養分平衡失調主要表現于蔬菜從土壤中攜出的養分量與施入量極不協調。蔬菜從土壤中攜出的養分量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而施肥時,一般總是偏重氮肥,磷次之,這樣,土壤中存在氮量逐漸增加,鉀量很少增加甚至降低,磷有明顯的富集現象。氮素施用量大,不僅浪費,且易出現離子拮抗等危害。生產過程中很少單獨施用鉀肥,有機肥料中鉀素含量較低,而蔬菜作物需要吸收大量鉀,土壤鉀素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促進土壤固定的緩效鉀釋放的方法,也不能彌補鉀的消耗。長期下去,養分比例失調的問題就會愈來愈重,危害也逐漸加大。土壤中鈣、鎂、鋅、硼中微量元素不足也是土壤養分失調的一種反映。種種土壤養分失調問題,在不合理耕作及復種條件下更為加劇。

2、耕作層變淺,土壤物理性狀下降。菜園土雖經精耕細作,但耕作層仍較淺,加上有機肥施用量減少,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耕作層逐漸變淺;同時土壤酸化,使土壤物理性狀變差,團粒結構受破壞。

3、菜田污染,城市郊區的菜田,通過工業和生活污水灌溉、城市廢渣改土以及大氣降塵等多種方式進入農田,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蔬菜產量及產品質量,給人體健康帶來威脅,嚴重時根本不能種植作物。  

4、大棚菜地鹽漬化,大棚內土壤鹽漬化的原因:因大棚內土壤不受降雨的影響,土壤中的鹽分不能隨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層中去,而殘留在土壤耕層內;大棚栽培灌水次數頻繁,使土壤的團粒結構遭到破壞,通透性變差,鹽分不能滲透到土壤深層,水分蒸發后使鹽分積累在耕作層;地勢低洼,土壤濕度大,土壤表層積聚了大量的鹽分,土壤板結、鹽漬化嚴重;最主要的是大棚作物復種指數高,化肥施用量過大,使土壤含鹽量增加,特別是氯化銨、硫酸銨、氯化鉀、過磷酸鈣等施用量過大,更容易造成大棚土壤鹽漬化、板結,使大棚土壤通透性下降。

二、解決措施

1、大力推廣菜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蔬菜的種類繁多,生育特性與需肥規律相差很大,不同的蔬菜栽培季節與栽培方式又多不相同,因此,要根據不同種類蔬菜的生育特性、需肥規律、土壤供肥狀況以及肥料的種類與養分含量,科學地計算施肥量,并根據不同的栽培方式(如設施栽培與露地栽培),不同的栽培季節以及土壤、水分等條件靈活掌握。杜絕盲目施肥、濫施化肥、偏施氮肥的情況,倡導科學施肥。

2、采用科學的施肥方法,堅持基肥與追肥相結合。基肥要以腐熟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追肥要根據蔬菜不同生育階段及對肥料的需要量大小分次追肥,注重在產品器官形成的盛期如根莖、塊莖膨大期、結球期、開花結果期重施追肥。基肥要深施、分層施或溝施;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推廣葉面施肥技術。

3、科學地使用化肥。要嚴格控制化肥的用量,要注意減少氮素化肥的用量。正確選用肥料,既要考慮養分含量,又應選用雜質特別是重金屬及有毒物質含量少、純度高的肥料,還要根據土壤情況盡可能選用不致使土壤酸化的肥料。要重視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杜絕偏施氮肥的現象。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推廣氮、磷、鉀復合肥和有機、無機復合肥。

4、大力推廣應用有機肥、適當減少化肥用量。有機肥料優點很多,一是養分全,肥效持久、平穩,緩沖性大;二是富含有機質,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對菜田土壤環境的污染小;三是取材方便,投資小、收益大。因此要大力提倡使用有機肥。要多用充分腐熟的優質畜禽糞等有機肥,有機肥一定要經過堆積發酵腐熟等處理。同時要清理有機肥中的雜物,以減少對菜田土壤的物理性污染。適當適時應用菜田種植綠肥技術,增加肥源的同時又可改良土壤。因地制宜推廣秸稈還田技術,例如:留高茬還田、割麥(稻)機械化切碎還田、整草復蓋還田等。

5、科學施肥要與改土培肥綜合治理相結合。重視培養和提高土壤肥力,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如科學的水旱輪作,菜糧、瓜菜輪作;擴大豆類蔬菜的種植;增施有機肥;建立標準化菜田,加強農田水利建設,降低地下水位。

6、減少有毒物質污染菜田。嚴格禁止使用垃圾和污水灌溉。在鎘含量高的田塊可與水稻輪作,降低土壤中鎘的有效性。

7、大棚土壤鹽漬化的防治措施:一是增施有機肥料,改善土壤結構。每畝施用優質有機肥1500公斤~2500公斤,活化土壤,這樣既有利于大棚蔬菜側根的伸展,增強蔬菜根系吸收養分和水分的能力,又可提高大棚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二是灌水洗鹽。把大棚土壤灌水至表面積水3厘米~5厘米,浸泡5天~7天,然后排出積水,曬田后耕翻整平備用。 

目前區土肥站正在開展蔬菜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已取得了一定進展,篩選出了2個品種的蔬菜專用肥。同時結合實施商品有機肥補貼及耕地質量提升綜合示范區項目,引導農民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多使用商品有機肥。經過幾年的實踐,農民使用商品有機肥的積極性有所提高,使用量也增加了,菜園土質量得到一定的改善。2015年計劃分類型采集菜園土30-50個,進一步摸清我區菜園土特別是設施栽培菜園土的特征,為進一步指導菜農科學施肥提供依據。


 


 

南通市通州區農業委員會

201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