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作為新興的文化傳播載體,一頭連著藝術創作、文化惠民,一頭連著文化產業、文旅消費,是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載體,也是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空間。近日,2023年江蘇省小劇場演出季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通州區積極參加南通單元展演活動,大型現代通劇《瓦匠女人》作為“2023年江蘇省小劇場演出季”展演劇目,于10月19、20日兩晚,在通州區文博劇場精彩上演,現場座無虛席,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和歡聲笑語,為廣大人民群眾獻上了一道精彩的“文化大餐”。
兩天的演出,場場爆滿、好評如潮,劇中接地氣的語言、方言俚語及風趣幽默的臺詞,時不時引得臺下掌聲笑聲不斷。編劇黎化老師表示:“從主演手中接過鮮花,內心感慨如潮。希望自己能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獻給家鄉,獻給喜歡我的作品的朋友。”該劇自創排以來,先后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作品展”、江蘇省地方戲曲院團現代戲展演、江蘇省“紫金文化藝術節”新創舞臺劇目展演、江蘇省基層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博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已成為通劇現代戲經典之作。
海門山歌劇院郭卉老師認為該劇的成功離不開三個因素:“一是語言的接地氣、 二是曲調的不拖沓、 三是人物的立起來。能夠讓觀眾共情的劇目屈指可數,作為地方劇種,就現場的觀感這部劇在群眾眼中是絕對成功的,應該大力支持這樣的編劇!”
“《瓦匠女人》的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劇本的創新,它不僅是題材的現實,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而且戲劇結構、語言、表演方式也能被‘現代人’所接受和喜歡。觀劇時,劇情跌宕起伏、語言鮮活靈動、唱腔剛柔相濟、角色平實可親。欣賞之余,如品陳釀,醺然欲醉;如飲可樂,酣暢淋漓。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熱心觀眾曹向東在評論中如此寫道。
觀眾們對此劇的高度肯定,是對本劇的主創、演職人員們的認可和鼓勵,更是對通劇在“守正創新”征程上的鞭策。近年來,通州大力扶持通劇精品劇目創作,創排的劇目多次參加省內外展演,獲得多個獎項。新近創排的新編傳統通劇《陳英賣水》也將于11月中旬進行惠民展演,今后將會把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送到群眾身邊,回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