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利工作繼續以暢流活水為抓手,全力推進水系暢通、黑臭水體整治、生態河道打造工作,踐行民生實事,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推進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主要目標是:
(一)聚力水利工程建設
1、重點水利工程
( 1 )沿江風光帶建設。2022年的主要任務是實施公字涵洞、大李港涵洞、小李港閘3座穿堤涵閘拆除改建工程;對新捕河閘實施加固。
( 2 )亭石河治理工程。該工程是跨年度工程,總投資7076萬元,計劃疏浚河道13.82公里,新建河道護岸17.83公里。項目于2021年10月20日正式開工,2022年6月底完工。
( 3 )九洋河治理工程。該工程是跨年度工程,總投資3312萬元,計劃疏浚九洋河通州段,長度4.57公里,新建護岸長度8.95公里。項目于2021年11月中上旬開工,2022年6月底完工。
( 4 )團結河(通州段二期)治理工程。計劃投資6000萬元對團結河取勝橋至東社北閘段進行疏浚,疏浚河道12.12公里,土方16.6萬方,新建護岸長度15.9公里。該項目已申報納入省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待批準后實施。
2、鄉村振興工程
( 1 )2022年農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計劃整治三級河道5條(段),長9公里,土方4.65萬方;四級河道48條(段)62.93公里,土方60.11萬方;溝塘228處土方58.83萬方。
( 2 )2022年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項目位于劉橋鎮徐園村、新聯居,擬投資900萬元,治理小流域面積約9平方公里。
( 3 ) 2022年移民補助工程。計劃在金新街道、川姜鎮、石港鎮實施公共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安裝太陽能路燈500盞,新建小游園2處,路面瀝青鋪裝1.6萬平方米,木樁護岸1千米,沿河棧道步道1.4千米。
( 4 )2022年生態河道建設工程。計劃建設縣鄉生態河道40公里。
3、除險加固工程
(1)骨干河道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對九圩港坍塌嚴重部位進行應急防護。
( 2 )2022年全區橋梁安全整治工程。
①全區橋梁安全整治。為大力推進隱患橋梁整治,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建議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屬地負責推進。按鎮街類別(一、二、三類)對如期完成整治任務的鎮街,以橋梁的竣工審定總價(包括維修、拆除、重建)的30%、50%、70%的標準進行補助,不足部分由鎮街承擔。鎮街實施的橋梁共需經費4018萬元,其中:申請區財政補助1590萬元,鎮街配套2428萬元。
②新建五接鎮通二圩橋、金新街道麒麟海界橋。拆除金新街道通甲河人行橋。
③區管橋梁隱患消除(應急維修)。
4、區域治水工程
(1)一區西擴和提升工程。進一步打通一區先行區內斷頭河壩頭壩埂,暢通水系,提升一區試驗工程。項目涉及金沙街道、十總鎮。影響范圍350平方公里。
(2)平五片區區域治水工程。計劃在平五河、花港河、新壩中心河、三港河、三五河等5條通揚運河支河口建設控導建筑物5座。打通平五片區98平方公里范圍內部分斷頭河,暢通水系。
(二)做好水利工程管護
1.繼續推進河道長效管理工作。按照“全面清理、重點整治、落實責任、長效管理”的工作思路,鞏固河道疏浚整治成果,完善管護制度,強化管護隊伍,落實管護經費。結合水利基礎設施空間規劃成果,逐步開展對已劃界河道確權工作。
2.全面加強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根據《通州區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辦法》,按照分級管護責任,全面加強灌區工程、小型涵閘、農村橋梁等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3.綜合改革持續投入機制。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行“先建機制、再建工程”、“總體上不增加農民負擔”,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精準補貼及節水獎勵,進一步鞏固改革成效,促進長效機制運行。
(三)強化水利發展保障
1.編制水旱災害防治規劃。根據省市部署要求,編制《南通市通州區洪水干旱災害防治規劃》,從歷史洪水干旱災害分析、防汛抗旱風險隱患排查、確定洪水干旱災害防治的標準、制定洪水干旱災害防治總體布局四方面明確相應的洪水干旱災害防治的工程措施,針對水旱災害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措施等。
2.開展通州區水旱災害風險普查。根據統一部署,編制調查方案,水旱災害致災調查,對干旱、洪水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重點鎮防洪安全隱患排查,完成風險評估報告,普查報告編寫。摸清全區水旱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減災能力,為全區有效開展水旱災害防治工作、切實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權威的災害風險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
3.加強法治水利建設。緊緊圍繞省法治水利建設指標體系,突出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著力抓好水利法治制度建設、水行政效能建設、依法治理能力建設,不斷推進管水治水規范化、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全面提升水利政策法規保障能力、依法行政執法能力和依法實施水利建設管理能力,鞏固提升省法治水利示范點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