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鎮供稿(胡大洋)當春日的陽光灑滿西亭初中操場時,一場特殊的"法治晨課"正在多媒體教室內熱烈展開。近日,西亭司法所創新普法形式,組織司法干警走進西亭初中,為全體初一學生帶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防止校園霸凌主題宣講活動。通過沉浸式法治教育體驗,將法律的種子播撒在200余名青少年的心田。
干警們從青少年心理特點出發,精心設計普法課堂。在概念解析環節,通過情景短劇再現校園場景:"起侮辱性外號算欺凌嗎?""網絡匿名攻擊要擔責嗎?"一個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引發熱烈討論。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干警們用"法律放大鏡"剖析欺凌本質,明確指出語言暴力、社交排斥、網絡誹謗等9種隱蔽形式同樣構成違法。
案例教學環節,當屏幕上展示某地校園欺凌案例時,干警以"欺凌者被判賠償3萬元""施暴者被轉入專門學校"等典型案例,繪制出清晰的法律紅線。"原來搶同學課本也算違法""傳播謠言真的會被警察約談",同學們在課堂上說出感悟,法治認知在真實故事中悄然生長。
此外,司法干警還向同學們傳授了面對校園欺凌時的應對策略。鼓勵同學們在遇到欺凌行為時,要記住三要三不要——要冷靜、要取證、要求助;不要沉默、不要硬抗、不要報復。"干警們現場解答"防衛三步曲",教同學們用手機快捷錄音、如何安全撤離、怎樣保留證據。
校園本應是孕育夢想的沃土,決不容許暴力陰霾存在。西亭司法所干警這場走"新"更走"心"的普法活動,用法律武器為青春護航,以司法溫度潤澤成長之路。當我們教會孩子既要敬畏法律底線,更要掌握維權利劍,便是給未來最好的"成長禮"。
(責任編輯:寧建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