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當前位置: 首頁 / 圖說通州1 / 民俗風情

千余鷂友齊聚會 哨口板鷂“聲聲響”

發布時間: 2023-04-21 09:08:43
信息來源: 通州日報
【字體:

902c586f37da6b05be69109049c979ca.jpg

通州日報訊 (記者沈維維)昨天,劉橋鎮秀水園廣場大道商賈云集、人頭攢動,千余名風箏愛好者徜徉其間,劉橋鎮第27屆風箏節在這里隆重舉行。

劉橋是全國聞名的哨口板鷂之鄉,是“南通哨口板鷂制作技藝傳承基地”,板鷂制作、放飛已有千余年歷史。每年農歷三月初一是廣大鷂友聚會的日子,來自各地的板鷂愛好者以及許多民間手工藝人都會齊聚劉橋(見上圖,徐浩翔 攝),領略濃厚的風箏文化,接受安全放飛、保護電力設施的教育,銷售或購買各類風箏產品,每屆風箏節都堪稱一次風箏的盛會。

“哨口響不響,響得好聽不好聽,和哨口大小、形狀、材料有關,而且通過各種哨口的合理組合,可以形成高、中、低音,風送上天,哨口齊鳴。”在現場,出售哨口的風箏制扎傳承人錢海兵邊演示邊向眾人娓娓講述哨口制作的“門道”。此次風箏節,他帶來展示的最小哨口直徑僅0.5厘米、大的直徑8厘米,一個上午就賣出3000多元。

來自如東縣的馬健先后參加過15屆劉橋風箏節,今年76歲的他專業制作哨口已經60年了。今年的風箏節上,他帶來了4000多個大小不一的哨口,吸引了眾多顧客圍觀。“做哨口,一要美觀好看,二要輕巧,三要響聲好,也是最主要的。”馬健告訴記者,由于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精益求精,他的“哨口”在南通非常搶手,一年收益四萬多元。“這些板鷂工藝品很漂亮、很精細,忍不住買了很多。”現場,風箏愛好者金國田對這些民間藝術品贊不絕口。

板鷂風箏作為一張文化名片,劉橋鎮在不斷豐富風箏節內涵的過程中擦亮了這張金字招牌。通過舉辦風箏節,充分展示劉橋鎮繁榮的風箏文化,傳承南通板鷂文化,讓更多的群眾了解、愛上劉橋風箏,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劉橋鎮風箏協會會長施顧華表示:“作為傳承人,我們還走進校園宣傳風箏文化,把板鷂風箏以及其他類型的風箏帶給學生們,讓他們體驗放飛,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對于特別喜歡這個手藝的,我們義務培養、傳授技藝,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風箏、喜歡風箏,從而更好地傳承南通板鷂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責任編輯:瞿慧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累計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