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統計局供稿(馬貝貝)今年以來,通州區上下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助企紓困政策落地,全區工業經濟企穩向好。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雙提升,整體呈現“質量效益并進、活力信心齊增”的發展態勢。但也要看到,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基數效應影響減弱,需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提升企業信心、推動企業發展。
一、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基本情況
(一)營業收入穩步增長
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同)增長11.4%,增幅較全市平均水平高3.9個百分點,位列全市第3,較一季度提升6.6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呈穩步增長態勢。
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31個行業大類中,有21個行業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67.7%,較一季度提升16.1個百分點。其中,營業收入增速前三的行業分別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和農副食品加工業。
(二)利潤總額較快增長
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57.0%,增幅較全市平均水平高64.1個百分點,位列全市第2,較一季度提升16.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長明顯。
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31個行業大類中,有19個行業利潤總額實現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61.3%,較一季度提升19.4個百分點。其中,利潤總額增速前三的行業分別為專用設備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和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三)重點企業支撐作用明顯
按營業收入排名,十大行業中,9個行業營業收入實現增長,其中,受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最快,增速達52.4%,較全區平均水平高51.0個百分點;十大行業中,除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其他均實現盈利,7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轉虧為盈,增速達6100.0%。十大行業營業收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82.7%,利潤總額占比達83.2%,支撐作用明顯。
上半年十大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情況
單位:%
行業名稱 |
營業收入 |
利潤總額 |
||
增減 |
占比 |
增減 |
占比 |
|
規模以上工業 |
11.4 |
— |
57.0 |
— |
十大行業 |
14.1 |
82.7 |
56.7 |
83.2 |
紡織業 |
4.0 |
12.2 |
-23.2 |
3.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9.4 |
11.5 |
541.9 |
16.7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12.9 |
3.4 |
225.0 |
5.0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0.8 |
4.2 |
6100.0 |
2.1 |
金屬制品業 |
-8.0 |
12.2 |
-18.7 |
6.7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34.3 |
4.4 |
66.2 |
4.2 |
汽車制造業 |
17.6 |
3.9 |
83.5 |
8.2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17.2 |
7.3 |
0.0 |
-1.4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62.4 |
11.0 |
124.8 |
17.9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1.3 |
12.8 |
-11.0 |
20.6 |
(四)大中型企業拉動作用明顯
6月末,全區規模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51家,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比重為5.7%。上半年,規模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2.2%,利潤總額增長67.2%,分別高出全區平均水平10.8、10.2個百分點,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3.9%和76.6%,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0.7和43.7個百分點。
(五)億元企業盈利能力明顯
2022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共有億元企業181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數比重為20.2%。上半年,181家億元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3.6%,利潤總額增長49.7%,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79.5%,利潤總額占比達94.8%。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3.2%、86.7%,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0.6、49.4個百分點。
二、工業經濟效益運行存在問題
(一)企業經營壓力較大
企業虧損面較大。上半年,全區89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28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5家;企業虧損面為31.3%,比上年同期擴大0.9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擴大8.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較快,增長8.5%,較一季度增加11.3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偏低。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僅4.7%,較全國低0.7個百分點,較全市低0.9個百分點;十縣區內,位列第6,較第1如東縣低4.7個百分點。
(二)企業資金壓力不減
6月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增長24.7%,產成品存貨增長3.1%;兩項資金合計增長19.4%,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兩項資金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為45.9%,較一季度末提升2.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升3.8個百分點。上半年,兩項資金占比持續高位運行,企業生產經營的資金壓力不減。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81.0天,同比增加4.4天;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27.5天。
(三)企業成本壓力仍在
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成本增長9.7%,較一季度增加6.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6.4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以下簡稱單位成本)為85.8元,較一季度增加0.2元;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期間費用增長12.0%,增幅較去年同期增加5.5分百分點;上半年,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以下簡稱單位費用)為9.3元,較去年增加0.1元,后續將擠壓企業的盈利空間。
總的來看,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效益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但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效益改善的不平衡性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工業企業效益恢復仍面臨較多挑戰。下階段,要深入落實各項惠企政策,促進市場供需平衡,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推動經濟運行提質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