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病蟲情報
第二期
南通市通州區植保站 2025年3月18日
油菜菌核病發生趨勢及防治意見
油菜作為我區主要油料作物,其穩產保供對落實"擴油穩糧"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產中主要病害,對油菜產量和品質具有較大影響,中等發生的田塊可減產10%-20%,重發田塊減產幅度超50%,據區植保站調查,當前油菜長勢偏弱,生育期較常年偏遲,結合油菜花期(易感病生育期)3月下旬天氣預報研判,預計今年菌核病將達偏重發生等級。各鎮(街道)農業服務中心,務必強化責任擔當,農技人員要下沉一線開展指導,重點針對菌核病侵染關鍵期(初花期至盛花期),科學指導農戶實施防治工作,全力保障夏熟作物豐產豐收。
一、發生趨勢分析
1、病源基數。2月10日調查,油菜菌核病病株率平均 12.65%(0-22.5%),病葉平均1.32%(0-4),2月17日-3月10日每7天普查一次,共普查4次,每次普查菌核病病株率平均在7-15%,病葉率平均均在1-2%;3月17日普查不同栽培方式的油菜田,油菜菌核病病株率平均8.79%(0-20%)較去年同期減少12.28%,病葉率0.70%(0-1.9%)0.17%(0-0.36%)較去年同期減少10%,病株率和病葉率排近10年以來第3位;每平方米有油菜菌核病子囊盤0.15(0-0.5)個,較去年同期減少83.33%,每平方米子囊盤數量排近10年以來的第9位,主要由于去冬今春雨水偏少,不利于子囊盤的萌發,目前隨著旱情解除,溫度上升,子囊盤數據將迅速上升,將為菌核病發生提供充足的侵染源。
2、栽培管理。目前早栽的油菜已陸續開花,大面積油菜將在3月下旬末至4月初進入盛花期,去冬今春氣溫較常年偏高,雨水偏少,干旱抑制了油菜生長,使生育進程減緩;油菜種植品種多,油菜生產栽種方式多樣,播栽期持續時間長,以上因素導致田間油菜生育期極其不整齊;油菜種植重茬面積大,都有利于油菜菌核病菌的侵染發病。
3、氣候條件。預測我區油菜主栽品種盛花期將出現在3月下旬至4 月初,正處于天氣變化頻繁階段,冷暖、陰晴交替不定,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流行。
綜上因素,預計今年油菜菌核病將達偏重局部地區大發生程度。
二、防治意見
油菜菌核病防治時效性強,防治難度大,但是防治效益高,據區植保站試驗測產,一般的田塊經防治后每畝可挽回油菜籽80-120斤。根據油菜生育期,堅持“預防為主、主動出擊”的防治策略,抓住油菜主莖開花株率 80-100%時用好第一次藥,力爭用好兩次藥,防病增重,確保油菜豐產豐收。
1、防治適期:
油菜菌核病的最佳防治時期為全田有95%的油菜主莖開花時,進行第一次用藥,隔5-7天再用藥一次,確保一次用藥不動搖,力爭做好兩次防治。
2、防治方法:
防治菌核病可選用夏甜+伴侶(氟唑菌酰羥胺懸浮劑+25%咪鮮胺乳油)、菌核凈或腐霉利,每畝兌水50公斤手動噴霧機噴霧,油菜枝叉、莖桿易感病部位噴藥要均勻周到,確保防治效果,對目前田間有蚜蟲發生的田塊,防治時需另加吡蚜酮或烯啶蟲胺或啶蟲脒,對田間霜霉病發生較重的田塊防治時可加入銀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鹽酸鹽)進行防治,以防后期“龍頭”,連片種植的油菜田優先選擇無人機飛防,無人機飛防每畝用水量不少于1.5L,減少機械損傷,提高作業效率。
三、注意事項
1、選擇晴好天氣用藥,如噴藥后6小時以內遇雨,需補治。
2、為延緩農藥抗藥性的產生,請交替輪換用藥。
3、農藥廢棄物(農藥包裝袋、包裝瓶等)要注意及時回收,不要隨意亂扔亂丟,避免污染水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