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法治宣傳】聚焦“五大振興”,破解“三農”難題!《江蘇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3月1日起施行
來源: 現代快報 發布時間:2023-03-01 16:27 累計次數: 字體:[ ]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杜雪迎)2 月 28 日,《江蘇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貫徹實施座談會在南京召開。作為江蘇第一部直接以 " 鄉村振興 " 命名的地方性法規,《江蘇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以下簡稱為《條例》)將于 2023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會上,多個部門單位圍繞如何貫徹落實《條例》進行了交流發言。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江蘇將聚焦 " 五大振興 ",推動破解 " 三農 " 瓶頸難題,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聚焦 " 五大振興 "

為推進農業強省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2022 年 11 月 25 日,《條例》已由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條例》包括 12 章 88 條,聚焦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 五大振興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制度支撐和法治保障。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國強表示,《條例》的貫徹實施,是依法保障農業強省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破解 " 三農 " 瓶頸難題的有力抓手,是健全鄉村振興法制體系的實際行動。要從堅持黨的領導、突出規劃引領、強化產業振興、整合要素供給、共促富民增收、細化扶持措施等方面系統把握《條例》的主要內容,推動落實法定責任,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切實提高監督質效,確保《條例》得到全面貫徹實施。

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暉就貫徹實施《條例》作了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門切實把《條例》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重要依據,奮力推進鄉村 " 五大振興 ",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要維護好農民合法權益,推動今年和 " 十四五 " 時期的重要政策、重點任務、重大項目落實落地,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作出 " 三農 " 應有貢獻。

接下來怎么做?

系統部署鄉村產業振興,開展小切口單項立法

《條例》對建設農業強省提出明確要求。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孫翔表示,要把《條例》具體規定融入到規劃制定、政策謀劃、工作推動等各方面,做好有效銜接。重點抓好加快推動農業強省建設、全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等工作。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條例》第三章用了 14 條、2000 多個字對鄉村產業發展作了全面規定,無論從條數、還是內容都占了全文的 1/6。" 孫翔說,《條例》關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加快培育農業全產業鏈等有關規定,做足、做活、做好 " 土特產 " 文章,更大力度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期,省農業農村廳正在籌備召開全省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就鄉村產業振興工作作系統部署。

完善鄉村振興法治支撐,接下來還將研究制定有關規劃、政策和實施細則,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促進糧食安全、經營主體培育、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重點領域立法,配合開展小切口單項立法,不斷完善以《條例》為統領的鄉村振興法規制度體系。

支農資金更多向糧食主產區傾斜

加快推進農業強省建設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省財政廳一級巡視員李建平表示,聚焦農業強省建設各項重點任務,支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等方面。

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健全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李建平表示,2023 年,省級預算安排 " 農林水 " 支出 216.49 億元,同口徑增長 6.9%。建立多渠道籌資機制,確保到 " 十四五 " 期末,以設區市、縣(市)為單位,用于鄉村振興支出達到土地出讓收入的 10% 以上、收益的 50% 以上。加大 " 蘇農貸 " 推廣力度,推動產糧大縣(區)擴大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玉米種植收入保險范圍,完善生豬 " 保險 + 期貨 " 試點政策。支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基層推廣,助力打造 25 個省級農業科技產業技術體系和公益性亞夫科技服務體系。

在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方面,江蘇將優化財政支農資金分配,提高農作物播種面積、糧食產量等因素比重,支農資金更多向糧食主產區傾斜。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支持完善水利、交通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重點推進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設。

嚴守耕地紅線,加大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力度

《條例》明確了關于空間規劃、耕地保護、用地保障等方面的內容。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如海介紹,接下來將有序開展鎮村布局規劃動態更新,加強對村莊發展的分類引導。

《條例》強調 "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 "。6 年來江蘇累計將 6.04 億元資金獎勵投向耕地保護 " 最前線 ",持續開展違法違規用地 " 清零 " 行動。李如海表示," 繼續實行最嚴格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努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足額分解下達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并落實到位。逐級簽訂新一輪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完善耕地保護激勵機制,按照 " 誰保護、誰受益 " 的原則,加大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力度。

此外,省自然資源廳將統籌安排新增用地計劃和存量用地盤活指標。支持 " 點狀 " 供地,有效保障占地小、布局散的鄉村旅游等用地。

2023 年將創建 130 個 " 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

農房和村莊是鄉村建設的重要載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路宏偉表示,一方面將牢牢守住農房安全底線,加強農村房屋日常巡查,健全農村房屋安全隱患動態發現機制。另一方面,持續提升農房建設品質,指導各地重點圍繞 1980 年及以前建的農房,暢通進城入鎮購房、加固改造、原址翻建、選址新建等多種改善路徑。

打造承載鄉愁記憶、體現現代文明的新時代魚米之鄉,2023 年將緊緊圍繞創建 130 個 " 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 的目標任務,加大力度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從 " 點 " 向 " 面 " 延伸拓展,推動形成一批融山水、田園、產業、鄉愁于一體的特色田園鄉村示范區。力爭實現 " 到 2025 年建成 1000 個特色田園鄉村 " 的階段性目標任務。

不僅如此,江蘇將加大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力度,將繼續組織開展江蘇省傳統村落調查申報工作,動態更新保護名錄,實施傳統村落掛牌保護,力爭到 2025 年,實現有效保護 1000 個省級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筑組群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