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關于印發(fā)《通州區(qū)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學工作量指導標準(試行)》的通知
來源: 通州區(qū)教育體育局 發(fā)布時間:2023-08-23 16:27 累計次數(shù): 字體:[ ]

通州區(qū)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學工作量指導標準(試行)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科學衡量中小學教師工作業(yè)績,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學校管理和績效考核的規(guī)范化,根據(j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關于統(tǒng)一城鄉(xiāng)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通知》(中央編辦發(fā)〔2014〕72號)等文件精神及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等相關規(guī)定,參照周邊縣(市、區(qū))指導標準并結合我區(qū)實際,制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學工作量指導標準如下。

一、教師教學工作量設定的原則

1.堅持嚴格執(zhí)行課程設置的原則。全面落實并嚴格執(zhí)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嚴格按照國家和省課程設置方案和課時要求,規(guī)范辦學行為,開齊開足上好全部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

2.堅持專職為主、兼職為輔的原則。按照專任教師所學專業(yè)和教學專長,知人善任,用人所長。每門學科原則上做到專業(yè)、專職,在工作量不滿或專職教師缺少的情況下可以安排部分學科兼職,兼職教學要相對集中,兼職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研修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3.堅持工作量與績效掛鉤原則。教師教學工作量是教師崗位設置、職務評聘、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jù),各校要通過教代會進一步修訂完善有關考核方案,力求客觀、公正,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二、專任教師周教學工作量設定

專任教師周教學工作量以周課堂教學課時數(shù)為主要內容進行計算,每周按5天安排教學,1~6年級每課時40分鐘,其他年級每課時45分鐘,幼兒園另行規(guī)定。其中普通高中(職業(yè)學校)教師周課時數(shù)也可按學年或學期平均數(shù)計算。在機構編制部門規(guī)定的教職工“師生比”范圍內,經教代會同意后,學校可結合實際將班隊活動、體育活動、社團活動、興趣小組活動及學科競賽輔導等工作量折算計入教師周課時數(shù),但必須嚴格控制在1~2課時內。

1.普通高中教師周教學工作量

高中語文、數(shù)學、英語每周不少于10節(jié),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每周不少于12節(jié),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通用技術、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每周不少于14節(jié)。

2.初中教師周教學工作量

初中語文、數(shù)學、英語每周不少于10節(jié),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每周不少于12節(jié),生物、地理、體育與健康每周不少于14節(jié),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學科每周不少于16節(jié)。初一初二語文、數(shù)學、英語學科教師原則上任教2個班級。

3.小學教師周教學工作量

小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教師每周不少于12節(jié),科學、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道德與法治、綜合實踐、心理健康等學科教師每周16~18節(jié)。1~5年級數(shù)學老師原則上任教2個班級,3~6年級英語老師原則上任教2~3個班級。

4.幼兒園教師工作量

幼兒園按照兩教一保的要求核定工作量(托幼班按兩教兩保核定工作量)。

三、行政管理人員周教學工作量設定

校長(書記):原則上同學科專任教師周標準課時工作量的1/4,不少于2節(jié);

副校長(副書記):不少于同學科專任教師周標準課時工作量的1/3;

中層正職:不少于同學科專任教師周標準課時工作量的1/2;

中層副職:不少于同學科專任教師周標準課時工作量的2/3。

四、有關說明

1. 教學工作量指導標準是以標準班額(小學45人/班,初中50人/班,高中50人/班)確定的基數(shù)。班級學生人數(shù)少于標準班額10人以上的任課教師,在計算實際周教學工作量時相應扣減1節(jié)課時。單軌制學校因生源不足可申請小班化教學實驗,其余學校一律按標準班額分班。

2. 學校校級領導必須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工作量,且應任教與本人專業(yè)相同或相近的學科,因班級數(shù)不足而達不到本學科工作量要求的,可兼任其他學科教學。

3. 中職學校可參照普通高中教師周教學工作量標準根據(jù)專業(yè)特點制定各學科周教學工作量標準。社區(qū)教育教學工作量標準由區(qū)教體局根據(jù)實際情況統(tǒng)籌制定。

4.對年滿58周歲(女滿53周歲)的教師,可根據(jù)身體狀況給予適當減少工作量,一般達到標準的2/3,即為滿工作量。但超過標準的2/3,不到標準部分的,不作為發(fā)放超工作量津貼的依據(jù)。滿55周歲未申請退休的高級及以上職稱的女教師,要嚴格按照崗位要求,足額完成課時標準。

5.擔任跨學科或跨年級教學任務的任課教師,如周備課節(jié)數(shù)超過6節(jié)的,在計算實際周教學工作量時可根據(jù)學科實際相應增加1~2課時。

6.擔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教師教學工作量標準參照同學科教師,在計算實際周教學工作量時可根據(jù)學校規(guī)模相應增加1~2課時,具體標準由各校確定。

7.其他專技人員、教輔人員、工勤人員的工作量標準由學校參照專任教師周課時數(shù)標準,結合所在學校實際確定。處于孕期、哺乳期或因重大疾病等特殊情況的教師,經個人申請、學校教代會通過,可適當減少周課時量或調整工作崗位。

8.各學科教師除完成教學工作量外,還應承擔學校安排的未明確列入課時計算的其它教育教學輔助性工作。輔助性工作由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統(tǒng)籌安排。

五、保障措施

1.切實增強編制管理、崗位管理意識。各校要根據(jù)本文件的相關規(guī)定,結合學段、學科和班級學生數(shù)等實際安排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對本校教師教學工作量進行合理分工,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經學校教代會通過后認真組織實施,并報區(qū)教體局人事科、基教科備案,確保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2.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區(qū)教體局將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總量及教師人均工作量的多少作為增量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依據(jù),真正拉開差距,向工作量多的學校及教師傾斜。各校要進一步修訂完善績效考核方案,將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jù),加大工作量考核比重。各級各類名優(yōu)教師要帶頭上課,必須承擔實質性的課堂教學任務,教學工作量達不到規(guī)定要求的名優(yōu)教師不得享受相關津貼。

3.建立教學工作量結果使用制度。將教學工作量作為教師的底線要求,從2021年秋季學期起,凡是實際周課時工作量占標準周課時工作量比例達不到80%的教師,一般情況下不得參加優(yōu)秀教育人才評選、優(yōu)秀教育人才考核、優(yōu)秀教育典型評選、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評選等,年度考核原則上不列入優(yōu)秀等級。在推薦教師申報職稱評審、晉升高一級崗位時,學??梢詢?yōu)先考慮達到或者超過標準周課時工作量的教師。無特殊原因,工作量不足,又拒不接受學校分配其他工作的,年度考核不得為合格及以上等次。對學校周課時工作量達不到全區(qū)平均值的單位按比例核減各級各類評先評優(yōu)指標。

4.建立教師教學工作量備案和公示制度。規(guī)范教師教學工作量,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長是直接責任人。每學期開學一周內,各校要將教師課職務安排情況報局人事科、基教科備案,并在學校網(wǎng)站上常年進行公示,接受監(jiān)督。各校要及時將全體教職工的任課和工作量情況轉入教職工個人檔案存檔。區(qū)教體局將對各校教師課職務安排情況進行專項督導檢查,檢查結果與學校高質量發(fā)展考核掛鉤。

5.建立教師交流輪崗常態(tài)化制度。因歷史原因,部分超編學??傮w課時量不足,相關學校應積極主動配合上級部門分流教師,加大超編超崗學校教師向缺編缺崗學校交流力度,不斷調整師資隊伍結構,逐步達到各校師資配置基本均衡。

六、本指導標準(試行)從2021年秋季學期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