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在线_久久久另类综合_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天天操夜夜欢

《通州區進一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來源: 區衛健委 發布時間:2024-06-24 15:22 累計次數: 字體:[ ]

一、出臺背景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關于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衛基層發〔2023〕41號)、《江蘇省基層衛生條例》、《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24〕1號)等要求,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圍繞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目標,通過系統重塑醫療衛生體系和整合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推進以區帶鎮、以鎮帶村和區鎮一體、鎮村一體,加快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為健康通州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結合我區實際,謀劃通州區進一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

二、工作目標

圍繞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通過縣域醫共體建設,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堅持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創新體制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引導優質資源下沉,提高全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整體效率,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水平,創新醫院管理運行、人事薪酬、醫保支付、藥品供應、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相關領域改革機制,有效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最終達到醫保基金運行高效安全、醫療機構發展健康可持續、衛生隊伍穩定受鼓舞、城鄉居民健康得實惠的改革預期。

到2024年底,實現區內公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醫共體建設全覆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組織管理、投入保障、人事編制、薪酬待遇、醫保支付等保障政策進一步完善。

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權責清晰、運行高效、分工協作、服務連續、信息共享的縣域醫共體,縣域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明顯提升,區鎮村三級協同支持關系進一步夯實,鎮村兩級服務水平明顯加強,基層就診率和住院人次占比逐年提升,縣域門診就診率,住院率穩定在90%以上,縣域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占比不低于70%,醫保基金縣域使用效能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共4部分,包括健全區級管理體制、構建縣域醫共體服務體系、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區級管理體制。包括建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機制和縣域醫共體辦公室。縣域醫共體辦公室下設人力資源、績效考核、財務運行、醫療質量、醫保資金、信息數據、藥品耗材、后勤安全、醫防融合、醫教科研“十大管理中心”。

二是構建縣域醫共體服務體系。包括組建三大縣域醫共體、完善治理結構、重構運行模式三方面內容。以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平潮中心衛生院為牽頭醫院,全區公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成員單位,組建三大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允許醫共體成員單位根據雙向需求和發展實際適時動態調整。堅持醫共體成員單位的“舉辦主體、法人地位、機構職能、產權關系、人員身份、投入政策和法律責任”七個不變,醫共體內部完善組織架構,統籌行政辦公指導、醫療服務指導、公衛管理指導、信息共享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醫保管理、藥械管理指導和后勤保障服務等。

三是重點任務。包括推動雙向轉診、促進專科共建、加強業務協作、強化公衛職責、做好健康管理。一是根據各級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和職責分工,通過轉診審核責任制,建立向上轉診“綠色通道”,暢通向下轉診“便捷通道”。二是在牽頭醫院設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色科室“孵化中心”、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心,重點圍繞康復、呼吸、心血管、內分泌、兒科、消化、中醫等領域,提升基層診療能力。三是依托縣域醫共體內信息直聯互通、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及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共享,建設“五大資源共享中心”和“五大臨床服務中心”,加強業務協作。四是強化醫共體公共衛生管理,加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力度,提升服務質效。五是牽頭醫院設立全科醫學科,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健康管理服務團隊,以村衛生室為單位做好健康管理服務。

四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經費保障、強化考核評價、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和加強宣傳引導。創新推動財政投入、人事編制、薪酬分配和醫保支付等方面的改革,大力破除制約醫共體建設發展的制度壁壘和政策障礙,引導區域內醫療單位發揚團隊精神,形成合力,提升醫療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提高縣域就診率,保障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深入開展。


原文: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