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見到李磊時,她正在對剛寫好的建議做最后的完善。“這是我撰寫的《關于整合農村教育資源的建議》。我在日常工作中發現,近幾年生育率持續下降,加上城鎮化進程加速、農村學校生源驟減,希望能通過整合農村地區教育資源,提升農村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留住農村孩子,形成良性循環,推動社會均衡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李磊是劉橋鎮婦聯主席、劉橋鎮人大秘書。自從當選為第十七屆區人大代表,李磊更加認識到作為一名光榮的人大代表的職責,“人民代表為人民,我要認真履行代表職責,時刻心系群眾。”為此,她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協助解決民生“小事”。去年春天,李磊在尹家園村走訪時,有村民反映尹家園中心路北側支路東側路肩塌陷,存在安全隱患。她當即去查看情況,確認事實后,迅速與鎮有關部門和村里聯系,當天下午鎮村立即組織人員、機械對岸坡進行修補加固,填實壓牢塌陷的路肩,排除了安全隱患。
從基層來,到基層去。李磊堅定地把履職之根和為民情懷融入鄉村沃土,堅持為群眾代言,用責任書寫為民履職情懷,把“問題清單”變為群眾的“幸福賬單”。任區人大代表以來,她撰寫了《關于加強農村三線整治的建議》《關于沈海高速西側輔道路面整體拓寬的建議》《關于推進鄉村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等,農村環境、安全出行、老有所養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通過李磊的建議,在相關部門、鎮村的通力合作下一一得到落實,穩穩托住了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作為新時代的人大代表,李磊表示,人大代表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肩負著代表人民利益和意愿的重任,“我將繼續加強理論學習,筑牢履職之基,立足崗位,聚焦重點,提升能力,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經常性地開展調查研究,為群眾發聲,不辜負‘人大代表’這一光榮稱號。”
記者徐艷梅 吳勝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