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興仁鎮長林橋村一年糕加工點,蒸年糕的師傅忙個不停。卑多敏攝
通州日報訊(記者 徐艷梅 通訊員 朱曉梅)1月20日上午,興仁鎮太陽殿村23組朱正杰家的小廚房里,白霧蒸騰,米香飄溢,年糕蒸起來嘍!
蒸年糕時里面可以放入白糖、紅棗、芝麻等,不僅聞著香甜吃著可口,還寓意著來年日子蒸蒸日上,生活節節高升。所以,蒸糕已經成為不少通州人過年的標準流程。
糕要蒸得好吃不是件容易的事,朱正杰有著10多年經驗。“他蒸出的糕軟黏細膩,好吃得很,我每年都找他代蒸,一籠代蒸費50元。”村民徐桂英說。
精選糯米打成粉,按一定比例拌上白糖,有人喜歡再加上蜜棗、芝麻、核桃等蜜餞堅果,和好,鋪上木質的蒸籠,蒸至色變熟,再鋪上一層,這樣層層疊加,直至滿籠,再蒸個兩三分鐘。“落籠了!”朱正杰一聲喊,揭掉蓋子,雙臂用力一抄,把蒸籠端了下來,放在案臺上。“這一籠有七八十斤呢,蒸糕是個體力活兒。”朱正杰介紹說,每年農歷十一月初八開始蒸糕,到臘月廿八收工。這50天,朱正杰夫婦每天早上四點開工,晚上八點收工,時間再長就吃不消了。“但是大家都要吃糕,而且能掙點錢。”朱正杰雙手不停地將大塊年糕分成一條條的,側頭微笑,花白的頭發不懂是因為歲月的沉淀,還是米粉的渲染。
灶膛里的火正旺,灶臺上有一塊已被多年的煙火熏得焦黑,滿屋香甜和蒸汽,這是最樸素的人間煙火氣,也是最真摯的新年愿景。朱正杰又踏上凳子,站上灶臺,開始新一籠年糕的“鋪屑”——通州人將米粉稱為“米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歲歲年年,蒸汽氤氳,只為給新的一年帶來新的希望。
(責任編輯:瞿慧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